校刊光禄我素公集纪事赠惠生族兄二首 其一
江南理学旧名家,富贵浮云未足夸。手泽传心书数卷,牙章衍祚惠无涯。
林芝瑞秀参成色,丹桂祥开五月花。感慨余芬非往日,秋来依旧发英华。
江南理学旧名家,富贵浮云未足夸。手泽传心书数卷,牙章衍祚惠无涯。
林芝瑞秀参成色,丹桂祥开五月花。感慨余芬非往日,秋来依旧发英华。
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为家共饮和。
手拿宝剑,平定万里江山;四海一家,共享道德的涵养。
擒尽妖邪归地网,收残奸宄落天罗。
捉尽妖魔,全给打进地狱;汉奸逆贼,也不让一个漏网。
东南西北效皇极,日月星辰奏凯歌。(效皇极 一作:敦皇极)
四方中外,都来接受教化,日月星辰,一齐为胜利歌唱。
虎啸龙吟光世界,太平一统乐如何!
天王号令,光明普照世界;太平一统,人民的幸福无量!
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为家共饮和。
三尺:指剑。饮和:食德饮和,受道德的涵养教化。
擒尽妖邪归地网,收残奸宄(guǐ)落天罗。
妖邪:指满人,太平军称满人为妖胡或妖魔。奸宄:指帮助满人的汉奸官僚。
东南西北效皇极,日月星辰奏凯歌。(效皇极 一作:敦皇极)
皇极:以帝王为中心,施政教于四方。
虎啸(xiào)龙吟光世界,太平一统乐如何!
虎啸龙吟:比喻帝王的发号施令,声威远播。
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橐萧萧两袖寒。
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,回家之时两袖清风,一贫如洗。
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竿。
我画了一竿瘦竹,竹子能在(秋天)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。
参考资料:
1、 罗华荣 .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参考.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02、 罗华荣 .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.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0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(náng)橐(tuó)萧萧两袖寒。
乌纱:当时做官为宦的代名词囊橐:一种口袋。
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竿。
萧萧:空空的样子。
参考资料:
1、 罗华荣 .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参考.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02、 罗华荣 .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.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0“予告归里,画竹别潍县绅士民” ,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,归里之时两袖清风,一贫如洗。他画了一竿瘦竹,竹子能到清冷的江边作为鱼竿。乾隆十八年,山东大旱,当时做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,得罪了上司,这首诗是郑板桥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,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。作者为人正直,只关心百姓疾苦,不愿逢迎吹捧上司,深为上司不满,于是上司借故罢了他的官。时年他已61岁,在潍县担任了7年县令,照理说,至少也该发点小财了,然而他罢官之日,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,惟有一囊书画,两袖清风,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官。这首诗在用词上很有感情色彩。萧萧寒、清瘦、秋风都从字面上传递出一种萧索、冷落、凄冷之感,与作者的心情和处境和谐一致。
这是一首赠别诗,然而却很特别。
贺六浑来,主三军队,壶关王气曾分。人说当年。离宫筑向云根。烧烟一片氤氲,想香姜、古瓦犹存。琵琶何处?听残《敕勒》,销尽英魂。
北齐神武帝高欢,英勇善战可主三军颠覆,颠覆北魏以建齐。本地人告诉我别看这儿是一片怪石峥嵘,当年高欢的避暑宫却就建筑在这片山石之上!如今宫虽亡,天龙寺的香火却仍极盛,在那一片氤氲的烟气之下,想来也还剩有当年“香姜阁”的古瓦吧?当年伴着琵琶高歌《敕勒歌》的“英灵”(指高欢)如今安在?只有这一曲《敕勒歌》还在至今流传人间!
霜鹰自去,青雀空飞,画楼十二,冰井无痕。春风袅娜,依然芳草罗裙。驱马斜阳,到鸣钟、佛火黄昏。伴残僧、千山万山,凉月松门。
射猎之事已逝,“王业”也已泯灭,曾经造了无数亭台楼阁,但而今却也无痕无迹了。岁月流逝,此地仍是春风春草,游女游冶。驱马游览渐至黄昏,满耳所听,唯闻佛寺晚钟;举目所望,唯见山月松门。
参考资料:
1、 喜马拉雅.夏初临·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贺六浑来,主三军队,壶关王气曾分。人说当年。离宫筑向云根。烧烟一片氤(yīn)氲(yūn),想香姜、古瓦犹存。琵琶何处?听残《敕(chì)勒(lè)》,销尽英魂。
贺六浑:即高欢。东魏权臣,北齐王朝奠基人,史称北齐神武帝。壶关王气曾分:这里的“壶关王气曾分”即咏写高欢的“裂魏建齐”的“王业”。氤氲:弥漫的烟气。
霜鹰自去,青雀空飞,画楼十二,冰井无痕。春风袅(niǎo)娜,依然芳草罗裙。驱马斜阳,到鸣钟、佛火黄昏。伴残僧、千山万山,凉月松门。
霜鹰自去:高欢有次与刘贵、尉景等人射猎,放一白鹰(故曰“霜鹰”)。不料有一赤兔,奔入茅屋,鹰逐于后,结果被屋内之狗把鹰、兔全都咬死。高欢于是怒而射杀其狗。这里言“霜鹰自去”,即言其射猎之事已逝矣。
参考资料:
1、 喜马拉雅.夏初临·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参考资料:
1、 喜马拉雅.夏初临·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